近日,铁木牛机器人发布了一项关键技术成果:其自主研发的PNS与RCS核心技术系统,已成功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平台,并完成了高精度的自主定位导航与一系列复杂动作演示。
这一成果标志着铁木牛机器人的核心技术,实现了从服务重载工业车辆到驱动高精尖通用机器人的重要跨越。这项突破的核心,是一套被誉为“通用运动脑”的技术体系。
所有机器人的自主行动,都离不开“感知导航”与“运动控制”两大基石。铁木牛的PNS与RCS系统,正是分别对应这两大能力的成熟技术产品。
1、PNS:机器人的“超感官系统”与“实时数字地图”
PNS(Positioning & Navigation System,定位导航系统)是机器人的“感知决策中枢”,旨在解决“我在哪、环境如何、去往何处”的根本问题。
其强大能力源于两大核心:
多传感器深度感知:PNS系统并非依赖单一传感器,而是如同生物体一样,具备综合感官能力。它能深度融合激光雷达(LiDAR)的精准距离、视觉(Vision)的丰富细节以及惯性测量单元(IMU)的姿态数据。这种融合机制可以取长补短,确保机器人在光线变化、烟尘干扰等复杂环境下,依然能够稳定、可靠地感知世界。
多传感器融合定位:为追求极致的定位精度与鲁棒性,PNS系统还可结合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技术。这意味着它可以将来自天空的卫星定位信息(如GPS/北斗)与来自地面的融合惯导和里程计的激光雷达SLAM(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)信息进行高效协同。因此,无论是广阔的室外场地还是信号受限的室内空间,PNS都能为机器人提供厘米级的精准坐标,构建并维护一张动态更新的“实时高精地图”。
该系统既是铁木牛自有无人牵引车、叉车等产品的标准配置,也作为一个独立的核心技术模块,为合作伙伴的机器人平台提供强大的自主导航能力。
2、RCS:机器人的“运动神经中枢”
RCS(Robot Control System,机器人控制系统)则扮演着“运动神经中枢”的角色,是连接感知决策与物理执行的关键桥梁。它负责将PNS规划的路径,转化为机器人精准、平顺、协调的动作。
RCS系统具备两大显著特点:
高精度的轨迹追踪与任务调度:RCS内置了先进的运动控制算法,能够进行实时规划、轨迹跟踪与任务调度。无论是控制无人叉车以“S”形平滑绕障,还是指令无人平板车精准停靠,RCS都能确保执行过程的高效与精确。
开放的机器人赋能平台:RCS的设计初衷之一是为外部OEM(原始设备制造商)或系统集成商赋能。它作为一个开放的底层系统,旨在降低机器人开发的门槛,使合作伙伴能够聚焦于上层应用和业务逻辑的创新,而将复杂的底层运动控制难题交由成熟可靠的RCS来处理。
将PNS与RCS成功应用于人形机器人,其意义远不止于一次技术演示。
其关键在于,轮式重载车辆与多自由度的人形、四足等机器人在动力学模型、重心控制、实时平衡算法等方面存在本质差异。能够以同一套核心技术架构驱动两类截然不同的平台,是其底层设计通用性与算法鲁棒性的最有力证明。
这次成功的跨越,标志着铁木牛的PNS和RCS系统,已经发展成为一套名副其实的、能够赋能各类移动载体的“通用核心技术产品”。
此项技术突破,表明铁木牛已不仅仅是特定工业场景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,更是面向广阔机器人市场的核心技术赋能者。
未来,无论是应用于智能制造、特种巡检,还是商业服务领域的人形机器人或机器狗,都可以借助这套成熟的“通用运动脑”来获得强大的自主移动能力。
铁木牛将持续深化PNS与RCS的技术内核,致力于为全球机器人产业提供稳定、高效、易于集成的运动智能基座,加速推动各行业的智能化转型进程。
09.16
2025年 上一篇09.30
2025年 下一篇